以前整天都聽到人家說改變好,改變更適合我們的需要。街頭小食好明顯有好大的改變,但是我們組發現不是有改變就代表好。在問卷調查第九題中,有76.92%的人表示,喜歡舊口味更多過新口味,如果在不久的將來,又有更多新口味出現,到底食客又會怎麼樣選擇呢?由此可見是口味方面有改變,但不等於新的比舊的好。到底是小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,還是我們改變了小食呢?
(by: Li Shek Shing luk kawing Leung Nga Yuen )
2010年5月14日星期五
全組感想
為了方便老師評鑑,
我集合全組的感想.
LiShekShing:
本次的專題我們組顯然沒有第一次國內的那麼好,不知道什麼原因,可能是大家驕傲,可能是考試逼近吧。但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我們都有做到東西。在2次的出外,我體驗到何為女仔的好處,在訪問的時候,我們分為2組(男組和女組),當我們做到第十個人的時候(發現接受我們訪問的真的1隻手指就能數出),女組竟然說她們已經做到沒有問卷,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形容當時的無奈。而更加困難的是,店主大多都不願意接受我們的訪問,願意的都只是店員,而他們卻說她們只是打份工遮。經過今次甘長時間的2次的專題,令我認識到其實專題是不容易的,組員的合作是十分重要,當1個人面對問題的時候,該如何解決呢?我曾經有想,如果最後的報告只是我一個人做的話,那是多麼殘酷的1件事啊!
lukkawing:
我認為今次專題其實是挺難的,
開頭以為做街頭小食這題目應該很容易,但後來發現其實不簡單.
在找資料,訪問,組織問題每一方面都不簡單,
組織問題時,有意見不合的情況,
外出訪問路人時,我組分開男女作訪問,以便節省時間,但事與願違,未能順利,
訪問店主也不是每次也順利,
但總括來說,除了學會街頭小食的歷史和資料,更得到經驗,令我學會課本外的知識.
TsuiTszYat:
今次的專題~得著頗多~其中,在訪問的過程中,更是困難重重.在旺角,面對著許許多多的人,在人海中,我們找了許多人訪問,可是,接受我們訪問的人卻寥寥可數~縱使,困難重重,但是我們仍然能一一克服~~當然,除了困難之外,當然也學到了許多東西,例如:知道了以前的小食與現在的區別(價錢,口味,烹調方法......)總括而言~今次的專題,獲益良多-除了學到了小食的變化之外,更學到了如何與別人溝通,在待人處世中,上了重要的一課~
cheungshingkin:
本人覺得難處的地方是個專題的標題定得不是太好,然後當我訪問路人甲乙丙時....他們都對於我無動於無衷,加上當我問完第10個人都不理會我時,,跟我同組的女孩子已訪問了3~4個路人了。我的經歷就是現今的女孩子可說是比男孩子叻。
leungngayuen:
我覺得這次專題說難不難,
說易不易,因為我組進度大致可以,
不過外出訪問時遇到一些我們未能預計的問題,
要外出2次,不過從中我也學會很多得著,
明白到街頭小食的過去和現在.
我集合全組的感想.
LiShekShing:
本次的專題我們組顯然沒有第一次國內的那麼好,不知道什麼原因,可能是大家驕傲,可能是考試逼近吧。但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我們都有做到東西。在2次的出外,我體驗到何為女仔的好處,在訪問的時候,我們分為2組(男組和女組),當我們做到第十個人的時候(發現接受我們訪問的真的1隻手指就能數出),女組竟然說她們已經做到沒有問卷,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形容當時的無奈。而更加困難的是,店主大多都不願意接受我們的訪問,願意的都只是店員,而他們卻說她們只是打份工遮。經過今次甘長時間的2次的專題,令我認識到其實專題是不容易的,組員的合作是十分重要,當1個人面對問題的時候,該如何解決呢?我曾經有想,如果最後的報告只是我一個人做的話,那是多麼殘酷的1件事啊!
lukkawing:
我認為今次專題其實是挺難的,
開頭以為做街頭小食這題目應該很容易,但後來發現其實不簡單.
在找資料,訪問,組織問題每一方面都不簡單,
組織問題時,有意見不合的情況,
外出訪問路人時,我組分開男女作訪問,以便節省時間,但事與願違,未能順利,
訪問店主也不是每次也順利,
但總括來說,除了學會街頭小食的歷史和資料,更得到經驗,令我學會課本外的知識.
TsuiTszYat:
今次的專題~得著頗多~其中,在訪問的過程中,更是困難重重.在旺角,面對著許許多多的人,在人海中,我們找了許多人訪問,可是,接受我們訪問的人卻寥寥可數~縱使,困難重重,但是我們仍然能一一克服~~當然,除了困難之外,當然也學到了許多東西,例如:知道了以前的小食與現在的區別(價錢,口味,烹調方法......)總括而言~今次的專題,獲益良多-除了學到了小食的變化之外,更學到了如何與別人溝通,在待人處世中,上了重要的一課~
cheungshingkin:
本人覺得難處的地方是個專題的標題定得不是太好,然後當我訪問路人甲乙丙時....他們都對於我無動於無衷,加上當我問完第10個人都不理會我時,,跟我同組的女孩子已訪問了3~4個路人了。我的經歷就是現今的女孩子可說是比男孩子叻。
leungngayuen:
我覺得這次專題說難不難,
說易不易,因為我組進度大致可以,
不過外出訪問時遇到一些我們未能預計的問題,
要外出2次,不過從中我也學會很多得著,
明白到街頭小食的過去和現在.
2010年5月13日星期四
專題探究計劃書
專題探究計劃書
A: 學生姓名
1: 李晟成(組長)
2: 徐梓日
3: 張城健
4: 陸嘉詠
5: 梁雅菀
B: 題目:
【HK街頭小食三重奏之砵仔糕+臭豆腐篇:) 】
C: 上述題目與哪個探究範圍有關?(可選擇多項)
今日香港
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
D: 背景資料、相關概念和知識:
飲食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,食物自然與我們有密切的關係。在香港這個繁忙都市裡,生活節奏要快捷、工作速度要快,從飲食方面也可以觀察出香港人飲食也要快的心態,而街頭小吃正好滿足香港人想快的心態。因此,香港街頭小吃逐漸發展成香港人獨有的香港飲食文化特色。
在各色各樣的街頭小吃中,砵仔榚和臭豆腐的名氣亦不少,排列在香港50樣經典小吃之中。砵仔榚最大特別地方就是以瓦砵頭盛載,可惜現在用瓦砵頭來盛載的食店早已絕跡。砵仔榚最大吸引之處就是「暖、滑、香、爽」。雖然砵仔榚細小,可是吸引了無數食客的心。
而臭豆腐亦不相伯仲,它素有「臭名遠播」的讚美,本來是浙江紹興的傳統小食,在上海一帶處處可見。臭豆腐之所以奇臭無比,全靠把厚豆腐連「臭滷」(發酵液)及水分,放入密不透氣的容器內發酵而成。
E: 探究目的:
我組希望可以就著標題,探究砵仔糕和臭豆腐(即街頭小食)以前 現在的對比和變化,更會提出改善方法及構思它們發展的將來.提出它們的各方面(如:做法、銷售方式、用料、口味、健康.....)兩者的好處和壞處,讓大家作為參考.
F: 焦點問題:
1.「砵仔榚」和「臭豆腐」的改變是好還是壞?
2.舊時「砵仔榚」及「臭豆腐」 與現時有什麼差異(做法、銷售方式/服務、用枓、口味、價錢) ?
3.對「砵仔糕」及「臭豆腐」未來的想像
G: 假設(如有):
1. 不能如期進行實地考察;
2. 拒絕接受訪問
3. 拒絕錄影
H: 暫定探究進程和初步定出之探究計劃:
(應包括或已曾考慮到可能的須探究角度和研究對象;並須列出初步擬訂的資料搜集和分析方法、計劃進程和預期面對的困難和限制)
a) 4月3日 實地考察
b) 4月4日 整理資料
c) 4月5日 分析資料
I: 探究的重要性及其意義:
三重奏,即是由古,今,未來探究這2種小食:砵仔榚、臭豆腐,我組希望可以從中探索出街頭小食的以前 現在的對比和變化.認識街頭小食多年來屹立不倒的奧秘.同時又反映出香港的小食文化的變化,到底是香港人的口味要求改變了現今的街頭小食,還是街頭小食追求進步而改變香港人呢?
J:參考資料:
臭豆腐:
臭豆腐的烹調方法 - Yahoo!知識+
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7007031701739
新人類健康飲食
http://www.simonchau.hk/Chinese_B5/books/Healthy-Diet-NH/25.htm
大公網
http://www.takungpao.com/news/08/09/28/PJ-965202.htm
大公網 通識平台:臭豆腐原是落魄舉人美食
http://www.takungpao.com/news/09/02/10/TSPT-1029988.htm
臭豆腐太臭台檔主罰十萬 - 太陽報
http://the-sun.on.cc/cnt/china_world/20091203/00429_018.html?pubdate=20091203
臭豆腐 - 經典零食-懷舊飲食-餐廳 - 論壇吹水區
http://www.oldcake.net/viewthread.php?tid=4290
砵仔糕:
吃喝玩樂 砵仔糕
http://hkchatchat.blogspot.com/2006/11/blog-post_20.html
專題!!!!!!!!!!街頭小食的壞處!!!街頭小食的卡路里!!!!!!! - Yahoo!知識+
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7006070502849
各位大大知道這些甜品的功效嗎 - Yahoo!知識+
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7006083004885
缽仔糕 - 香港新聞網 - 樹仁新傳系學生實習習作
http://hknews.hksyu.edu/index.php/%E7%BC%BD%E4%BB%94%E7%B3%95
BY:全組
A: 學生姓名
1: 李晟成(組長)
2: 徐梓日
3: 張城健
4: 陸嘉詠
5: 梁雅菀
B: 題目:
【HK街頭小食三重奏之砵仔糕+臭豆腐篇:) 】
C: 上述題目與哪個探究範圍有關?(可選擇多項)
今日香港
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
D: 背景資料、相關概念和知識:
飲食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,食物自然與我們有密切的關係。在香港這個繁忙都市裡,生活節奏要快捷、工作速度要快,從飲食方面也可以觀察出香港人飲食也要快的心態,而街頭小吃正好滿足香港人想快的心態。因此,香港街頭小吃逐漸發展成香港人獨有的香港飲食文化特色。
在各色各樣的街頭小吃中,砵仔榚和臭豆腐的名氣亦不少,排列在香港50樣經典小吃之中。砵仔榚最大特別地方就是以瓦砵頭盛載,可惜現在用瓦砵頭來盛載的食店早已絕跡。砵仔榚最大吸引之處就是「暖、滑、香、爽」。雖然砵仔榚細小,可是吸引了無數食客的心。
而臭豆腐亦不相伯仲,它素有「臭名遠播」的讚美,本來是浙江紹興的傳統小食,在上海一帶處處可見。臭豆腐之所以奇臭無比,全靠把厚豆腐連「臭滷」(發酵液)及水分,放入密不透氣的容器內發酵而成。
E: 探究目的:
我組希望可以就著標題,探究砵仔糕和臭豆腐(即街頭小食)以前 現在的對比和變化,更會提出改善方法及構思它們發展的將來.提出它們的各方面(如:做法、銷售方式、用料、口味、健康.....)兩者的好處和壞處,讓大家作為參考.
F: 焦點問題:
1.「砵仔榚」和「臭豆腐」的改變是好還是壞?
2.舊時「砵仔榚」及「臭豆腐」 與現時有什麼差異(做法、銷售方式/服務、用枓、口味、價錢) ?
3.對「砵仔糕」及「臭豆腐」未來的想像
G: 假設(如有):
1. 不能如期進行實地考察;
2. 拒絕接受訪問
3. 拒絕錄影
H: 暫定探究進程和初步定出之探究計劃:
(應包括或已曾考慮到可能的須探究角度和研究對象;並須列出初步擬訂的資料搜集和分析方法、計劃進程和預期面對的困難和限制)
a) 4月3日 實地考察
b) 4月4日 整理資料
c) 4月5日 分析資料
I: 探究的重要性及其意義:
三重奏,即是由古,今,未來探究這2種小食:砵仔榚、臭豆腐,我組希望可以從中探索出街頭小食的以前 現在的對比和變化.認識街頭小食多年來屹立不倒的奧秘.同時又反映出香港的小食文化的變化,到底是香港人的口味要求改變了現今的街頭小食,還是街頭小食追求進步而改變香港人呢?
J:參考資料:
臭豆腐:
臭豆腐的烹調方法 - Yahoo!知識+
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7007031701739
新人類健康飲食
http://www.simonchau.hk/Chinese_B5/books/Healthy-Diet-NH/25.htm
大公網
http://www.takungpao.com/news/08/09/28/PJ-965202.htm
大公網 通識平台:臭豆腐原是落魄舉人美食
http://www.takungpao.com/news/09/02/10/TSPT-1029988.htm
臭豆腐太臭台檔主罰十萬 - 太陽報
http://the-sun.on.cc/cnt/china_world/20091203/00429_018.html?pubdate=20091203
臭豆腐 - 經典零食-懷舊飲食-餐廳 - 論壇吹水區
http://www.oldcake.net/viewthread.php?tid=4290
砵仔糕:
吃喝玩樂 砵仔糕
http://hkchatchat.blogspot.com/2006/11/blog-post_20.html
專題!!!!!!!!!!街頭小食的壞處!!!街頭小食的卡路里!!!!!!! - Yahoo!知識+
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7006070502849
各位大大知道這些甜品的功效嗎 - Yahoo!知識+
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7006083004885
缽仔糕 - 香港新聞網 - 樹仁新傳系學生實習習作
http://hknews.hksyu.edu/index.php/%E7%BC%BD%E4%BB%94%E7%B3%95
BY:全組
2010年5月12日星期三
感想
本人覺得難處的地方是個專題的標題定得不是太好,
然後當我訪問路人甲乙丙時....他們都對於我無動於無衷,
加上當我問完第10個人都不理會我時,,跟我同組的女孩子已訪問了3~4個路人了。
我的經歷就是現今的女孩子可說是比男孩子叻。
cheungshingkin感想
本次的專題我們組顯然沒有第一次國內的那麼好,不知道什麼原因,可能是大家驕傲,可能是考試逼近吧。但不重要,最重要的是我們都有做到東西。在2次的出外,我體驗到何為女仔的好處,在訪問的時候,我們分為2組(男組和女組),當我們做到第十個人的時候(發現接受我們訪問的真的1隻手指就能數出),女組竟然說她們已經做到沒有問卷,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形容當時的無奈。而更加困難的是,店主大多都不願意接受我們的訪問,願意的都只是店員,而他們卻說她們只是打份工遮。
經過今次甘長時間的2次的專題,令我認識到其實專題是不容易的,組員的合作是十分重要,當1個人面對問題的時候,該如何解決呢?我曾經有想,如果最後的報告只是我一個人做的話,那是多麼殘酷的1件事啊!!!
經過今次甘長時間的2次的專題,令我認識到其實專題是不容易的,組員的合作是十分重要,當1個人面對問題的時候,該如何解決呢?我曾經有想,如果最後的報告只是我一個人做的話,那是多麼殘酷的1件事啊!!!
感想
今次的專題~得著頗多~其中,在訪問的過程中,更是困難重重.在旺角,面對著許許多多的人,在人海中,我們找了許多人訪問,可是,接受我們訪問的人卻寥寥可數~縱使,困難重重,但是我們仍然能一一克服~~當然,除了困難之外,當然也學到了許多東西,例如:知道了以前的小食與現在的區別(價錢,口味,烹調方法......)總括而言~今次的專題,獲益良多-除了學到了小食的變化之外,更學到了如何與別人溝通,在待人處世中,上了重要的一課~
訂閱:
文章 (Atom)